2018年度政协401号提案办理结果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8-20 18:00 累计次数: 字体:[ ]

尊敬的石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管服结合、多措并举,着力推进河道综合整治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城市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是市委、市政府“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是重点民生项目,也是国家和省的硬性任务,必须抓好抓实。根据住建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黑臭水体指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的统称。2017年春节起,市政府确定我局为黑臭水体整治牵头单位,我局高度重视,把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摆在改善民生的重要位置,紧密联系各区政府及市相关部门,围绕“河道清洁、河水清澈、河岸美丽”的目标,精准锁定整治对象、整合工作力量、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加大整治力度。现将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黑臭河道整治工作列上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加以推进,市人大、市政协也把此项工作纳入重点监督工作范围。一是健全工作体系。建立以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主要从纵向层面对全市黑臭水体整治进行统筹组织、督查考核;同时,建立以“河长制”为主的横向组织机构,重点围绕河道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会办推进。去年6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河长制动员大会,并召开18次联席会、调度会、会办会,形成了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二是明确责任主体。印发《关于在全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健全以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四级河长制责任体系。坚持以区为主,明确各区区长作为本区黑臭河道整治总负责人,并逐条河道向社会公布整治工作第一责任人。针对去年上半年整治进展偏慢、前期工作时间偏长的问题,经前期深入调研,改变过去水利、建设等部门各自招标、分散施工的方法,推动各区落实一个实施主体、采取一次性招标,尽量减少前期准备时间。三是加强资金保障。我市整合水利、环保、建设等相关资金集中使用,根据整治项目任务量和完成情况,制定资金补助措施,及时将省补资金落实到位,实现专款专用。

二、突出系统思维,加强攻坚克难

(一)控源截流

1.开展周边环境专项治理。2017年,我市全面建立河长制,以河长制为抓手推进黑臭河道周边环境专项整治。重点推进通吕、如泰、通启运河等16条市管河道的综合整治,开展样板打造工程。2018年计划完成3条市级、12条县级、100条镇级、1000条村级河湖样板工程,消除15条(市区8条、县市建成区7条)城市黑臭水体,确保不反弹回潮,同时对镇村脏乱差河道进行综合治理。

2.实施污水截污纳管工程。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推进我市各项水污染防治任务落实,我局已起草《南通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指导意见》,目前已报市政府审批。根据《南通市治污攻坚行动方案》、《2018年治污攻坚工作实施计划》、《南通市“三河”流域(即如泰运河、通吕运河、通启运河流域)污水处理设施尾水排放提标改造计划和沿河乡镇截污纳管意见》等文件,重点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管网建设,要求达到一级B以上稳定达标排放,三河流域建制镇污水处理厂2019年底前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按照“十个必接”(即机关、学校、医院、集中居住小区、非化工工业集中区、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宾馆、饭店和浴室)原则逐步建设建制镇污水收集管网。

3.推动沿河企业污染治理。按照“三行业”(即化工、钢丝绳、印染行业)及小散乱污企业整治标准,对全市沿河分布的化工、钢丝绳、印染等高耗水、大排放的企业依法进行分类处置,通过实施升级、转产、关停、搬迁等措施,推动“三行业”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市环保部门高度重视环境执法工作,采取双随机抽查、突击检查、专项检查等方式,严查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2017年,全市采用“双随机”方式检查企业2699家,夜间、节假日突击检查53次,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检查18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545件,处罚金额1.08亿元,同比分别上升74.58%和94.46%,涉嫌污染环境犯罪移送公安机关侦办35件,极大地威慑了不法排污企业。

4.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去年以来,市农业部门以畜禽养殖为重点,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调整优化养殖区域布局。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全市共划定禁养区1257个,面积2387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9.8%。二是禁养区养殖场实现应关尽关。全市累计关停禁养区养殖场户703家,关停完成率100%。通榆河一级保护区内规模化养殖场全面完成关停。三是加快非禁养区养殖场治理改造。2017年,全市累计核查认定规模养殖场1820家,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72.3%。四是加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全市共建成畜禽养殖沼气发电并网项目70个,建成14个集中式畜禽粪便处理中心,在261个村居开展村域畜禽粪污循环利用,建成田头调节池1675个。

5.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2017年我市全面启动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对各地基础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坚持全面治理和重点建设并重、集中处理与分散治理并行的原则,科学确定村庄污水治理年度目标任务,并细化分解落实。5县(市)、通州区及通州湾示范区均以县域为单位编制完成《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二是加强督查推进。制定考核细则,明确任务和考核时间节点。建立月报制度,及时掌握各地推进动态。通过现场督查、发放通报及会同市环保等部门联合检查等形式,推进各地开展工作。三是做好指导服务。邀请上海交通大学的相关专家举办专题辅导培训,利用省厅现场推进会,组织相关县(市)赴先进地区学习取经。指导各地规范施工程序,严格质量管理和工程验收。指导各地建立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机制,提高收集率和处理水平。2017年全市完成99座村庄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18年计划建设251座村庄的污水处理设施。

6.强化船舶污染专项治理。一是妥善处置船舶污染物。市交通部门高度重视防治船舶污染工作,扎实推进“绿色船舶”专项行动。根据市委市政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部署,市交通部门正牵头研究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规范性文件,从制度上进行把控。二是大力清理“三无”(即无船舶证书、无船名号、无船籍港)船只。2017年,根据市“263”专项行动和“河长制”工作要求,市政府专门成立组织机构,重点推进。2017年全市共拆解2467艘,驱离192艘,对有证的386艘船舶实施规范管理。三是开展违规经营码头专项整治。近年来,市交通部门不断加强内河航道沿线码头经营管理力度,查处和打击内河港口码头违法经营行为,规范内河港口的市场经营秩序,建立完善内河码头长效管理机制。清理沿河危化品码头和储罐,规范码头运行管理,严禁新增危化品码头,对现有码头安全装卸作业能力和应急能力进行全面评估,限制作业品种。

(二)沟通水系

市水利部门继续组织实施河道疏浚及阻水设施的拆除。镇村两级河道坝头坝埂清除率达60%,打通水系连通最后“一公里”,逐步消除盲肠河、断头河,恢复坑塘、河湖、湿地等各类水体的自然连通。深入开展引江调水,采取联合调度、引排结合、生态补水等措施,发挥沿江沿海涵闸站引排功能,增加水环境容量,缩短水体置换周期,改善水体自净能力和水生态环境。

(三)生态修复

市水利部门2018年计划完成39条段县乡河道的疏浚整治,清淤土方145万方,整治清淤村庄河塘土方1075万方。大力组织实施河岸生态缓冲带、水生植物群落、生态湿地建设。在镇村级不通航河道试点推广“水面种植、水下养鱼”以河养河生态护河长效管护新机制。在城市水体采用曝气、生物膜、浮床,种植挺水、沉水、浮水等水生植物等物理、化学、生物多种方式修复水生态,努力提高河道水体水质,改善水环境质量。

(四)严格执法、注重长效

强化公安、环保、水利、城管等执法部门的协作,以“利剑斩污”为抓手,切实维护水生态环境。深入探索河湖网格化管理模式,量化河湖空间管理和事务管理,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完善管护设施,保障河湖安全。开展河道“清障、清理、清洁”三清行动回头看。扩大河湖管护市场化覆盖面,培育河湖治理、监测、维修养护等市场主体,推进河湖管护的市场化、专业化、机械化,提高管护效能。深化完善农村环境“五位一体”管理,全面提高河道长效管护水平。

(五)公众参与、社会监督

在黑臭水体整治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信息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广泛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各类宣传阵地,积极传播河长管河治河护河的正能量,不断提升群众关注度、知晓率和满意率。将把生态河湖行动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全民关注、全民支持、全民参与生态河湖建设的良好风尚。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媒体监督作用,积极反馈百姓反映难点问题、社会关注热点问题,接受群众监督,回应群众期盼。

经过努力,我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城乡河道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但对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还面临不少薄弱环节。一是污染源彻查难。老城区、老小区年代久远,地下管网错综复杂,污水的产生及排放具有隐蔽性、不规律性。二是技术空间有限。河道往往沿着住宅分布,管网铺设空间小难度大,工程实施影响因素多。三是“五小行业”排污管理难度较大。涉及千家万户,流动人口多,无证经营多,污水排放管理难度大、矛盾多。

下一阶段,我局将按照省“2019年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的要求,高效组织,周密安排,强势推进,按时保质完成整治任务。

一是加快项目推进。今年,我市计划实施黑臭水体整治项目15个。制定黑臭水体整治进展计划表,实行挂图作战,督促建设单位优化施工方案,细化分解工程量。加强水系沟通,全面推进河道清障工程,实施清淤疏浚,加快对河道两岸违法建设的清理。同时,结合长江经济带审计,进一步排查市区范围内河道,对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行全面复核。

二是落实长效管理。建立比较机制和后评估机制,及时组织第三方进行比较分析和后评估;继续加强“五小”行业排水行为日常监管。发挥“河长制”作用,健全河道沿岸违章搭建、污水偷排等违法行为的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机制,进一步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果。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坚持群众参与、群众监督,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利用各种方式普及黑臭水体以及水环境保护知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政府、社会和群众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为黑臭水体“长治久清”提供有力保障。

                                                                                  南通市城乡建设局

                                                                                     2018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