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政协161号提案办理结果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7-19 19:21 累计次数: 字体:[ ]

孙东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抓好源头管控、推进黑臭水体治理 ”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城市建设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我市始终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河道清洁、河水清澈、河岸美丽”的目标,精准锁定整治对象,整合工作力量,创新工作方法,抓好源头管控,切实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力度。2016-2018年,我市共整治20条黑臭水体,2019年共13条黑臭河道(水系)列入省考整治范围,目前均已开工,有序推进中。今年将实现“市区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的目标。具体工作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推进体系。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黑臭河道整治工作列上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政府民生实事加以推进,市人大、市政协也把此项工作纳入重点监督范围。一是健全工作体系。建立以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黑臭水体整治进行统筹组织、督查考核;发挥“河长制”组织协调作用,重点围绕河道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会办、协商、推进。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水环境治理推进会、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大会、河长制工作会议等会议,对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行重点部署,并定期联席、调度会、会办,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二是整合优势力量。统筹治水力量,2018年9月,市河长办、“263”办、黑臭水体办合署办公,整合集中优势力量共同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健全以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四级河长制责任体系。市市政和园林局牵头推进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及市区污水行业管理;市住建局牵头市水利局牵头推进濠河及周边45平方公里范围内水环境整治和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三是加强资金保障。每年年初,安排资金计划时优先考虑水环境整治项目,做到应保尽保。整合水利、环保、建设等相关资金集中使用,根据整治项目任务量和完成情况,制定资金补助措施,及时将省补资金落实到位,实行专款专用。

二、突出系统思维,加强难点攻坚。将黑臭水体整治与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牢固树立“水陆同治、彻底截污,区域整治”的治理理念,从工业、生活、农业和生态修复四方面着手,努力实现点面结合整治与河道治理功能性和景观性相统一。一是工业污染防治。全市17个省级以上工业集聚区均配套污水处理设施或依托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总规模达130万吨/日,并与当地环保部门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联网。推行刷卡排污,实行污染物排放浓度与总量双控制。为巩固提升2017年10月以来“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成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6月初,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南通市深入开展“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工业点源污染治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和低端制造业,按照“关停取缔、整合搬迁、升级改造”进行细化分类处置,11月底完成清理整改工作。二是生活污染防治。大力推动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管网改造。去年,我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下发《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指导意见》、《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整改方案》,对“十个必接”、提标改造、在线监测等15项任务,列入治污攻坚重点内容,按月提出整改推进要求,按季进行考核。2018年,市区东港、如皋市长江、九华等13座生活污水处理厂新建、提标改造项目,新增或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能力11.55万吨/日,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07套,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354吨/日,铺设污水配套收集管网394.04公里。着力开展排口调查以及排水管网结构性、功能性普查,聚焦市区126条主次干道市政管网,全面开展排口调查及问题诊断。通过封堵、截流、调蓄、防倒灌等工程措施,对排口实施整治改造。针对发现的排水管网破损、串接、私拉乱接等问题,逐步整治到位。推进污水管网低水位运行,进一步降低污水管网液位,严禁生活污水流入河道。加大老小区、企事业单位、“六小行业”(即小餐饮业、洗车业、沐浴业、美容美发业、洗涤业、小旅馆业)、城中村污水控源截污。研究出台《南通市市区控源截污整治实施方案》,并在崇川区跃龙社区开展截污试点,市民反响良好。三是农业污染防治。畜禽养殖业是我市十分重要的传统特色农业产业,一直以来,对发展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点多户散、面广量大的养殖特点,畜禽养殖业带来的污染已成为全市农村水环境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影响到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去年7月份,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讨论并出台了《关于优化生态环境加强生猪养殖管理的若干意见》(通政办发[2018]66号),拉开了全市加强生猪养殖管理工作的序幕。目前,2018年全市累计控减生猪养殖总量35.8万头,完成年度控减任务的151%:果计清理道规生猪养殖场(户)1436家,其中禁养区内428家、占用基本农田555家、占用河道水利设施219家、使用餐厨废弃物234家。全市建成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20个、有偿清运服务组织29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2.7%。畜禽养殖废弃资源化利用工作被评为全省优秀等次,获省通报表扬。四是突出生态修复。将城市滨江、滨水空间与城市绿廊绿道建设有机结合,营造区域特色生态空间,系统构建长江下游地区滨江城市独具特色的生态命运共同体。我市在以濠河为“第一生态圈”的基础上,依托沿长江景观着力打造由通吕运河、海港引河框围形成的“第二生态圈”。按照“绿脉、蓝脉、文脉”三脉融合的思路,将通吕运河、海港引河两岸布置成为城市带状公园,通过开辟沿河绿廊、拓展慢行网络、构建休憩体系等措施,初步形成了“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城市中心新景观。农村河道选择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岸带修复、植被恢复等手段,提升水体自净能力、生态净化能力。统筹排水防涝、农村绿化、河道整治等需要,合理规划、建设生态河岸、滨水绿地、慢行绿道等滨水空间。五是突出核心难点。去年10月起,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濠河风景区以及中心城区(北至通吕运河、东及南至海港引河、西至长江,约45平方公里)内的水环境治理。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水环境治理效果逐步显现。灰堆坝闸通过泵站改造提升实现了城山河活水畅流,文峰坝闸通过“一闸两控管三河”实现了文峰、学田片区的水系贯通,干休所南河采用拓扑导流墙技术实现了断头河的活水畅流,“花小钱”办成了大事。

三、严格日常管理,加大监管力度。针对水环境整治易回潮问题,坚持从制度入手,积极构建长效化、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一是完善管控机制。全面加强城市“蓝线”规划管控,集中解决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坚决杜绝填河塞浜等行为,推动河道面貌明显改善。建立黑臭水体整治公众举报平台,主动向社会发布黑臭水体整治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二是强化行业监管。印发实施《南通市市区排水与污水处理管理办法》《南通市河岸共治行动方案》《南通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指导意见》等文件,严厉打击乱排乱放、偷排泥浆、填堵河道等违法行为。三是加强督查督导。将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作为重点督查事项,建立工程进展通报制度,让各区工作推进情况亮在明处、形成对比。

下一部,我局将围绕“2019年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的目标,高效组织,周密安排,强势推进,按时保质完成整治任务。

一、突出项目攻坚。按照《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势推进。着力推进新开苑河等13条省考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薄弱环节,确保今年底前全面完成。加快通吕运河水利枢纽工程,增加水动力,确保6月份通过水下阶段验收,明年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打通44条断头河,加快活水畅流;加快中心城区45平方公里范围内控源截污和水利工程智慧管控系统一期工程,年底前完成控源截污,完成涵闸自动化、远程化改造,构建一体化的协同调度平台。污水设施方面,按照“建管并举、厂网齐抓”原则,系统谋划市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近远结合,考虑整体布局。当前着重推进市区开发区二污扩容、市污扩容迁建工程以及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确保到2020年实现乡镇建成区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覆盖,污水处理厂负荷率达75%以上。全面排查城市道路、城中村、居民小区以及公共建筑等污水管网情况,有计划地分片区逐步实施管网的新建、完善、改造和修复,提高管网利用效能。

二、强化源头把控。牢固树立“水陆同治、彻底截污”的源头治理意识,系统落实排口检查、内源治理、面源污染控制等措施。一是扎实推进控源截污。以濠河及周边45平方公里为重点,结合黑臭水体整治,着力开展排口调查以及排水管网结构性、功能性普查。通过封堵、截流、调蓄、防倒灌等工程措施,对排口实施整治改造。进一步降低污水管网液位,严禁生活污水流入河道。二是深化内源治理。坚持“应清尽清”原则,在确保护岸结构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年底前完成43条河道底泥清理,提高活水通行效率,满足过流能力要求。三是加强面源污染控制。全面开展“六小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排污行为专项治理,下决心斩断污染源。今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濠河及周边45平方公里范围“六小行业”整治工作。年底前既有排水户隔油池、沉淀池、净化等截污预处理设施的设置率达到100%,污水纳管率达到90%以上。加强化工、钢丝绳、印染等重点企业排污治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四是有序推进生猪养殖总量控制。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优化生态环境 加强生猪养殖管理的若干意见》(通政办发【2018】66号)要求,“十三五”期间,全市生猪存栏量年调减15%左右,到2020年底生猪存栏量控减到200万头以下。会同环保、国土、水利等部门,对禁养区2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户)、占用基本农田、占用河道及水利工程设施的生猪养殖场(户)按序时进行清理整治。结合当前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全面取缔“泔水”养猪。加快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基地,支持田间存贮池、输送管网和收集车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难以自行处理的小散养殖场(户)提供社会化有偿治理服务,到2019年底,全市建设生猪粪污社会化有偿治理服务组织50个,实现生猪养殖重点乡镇“全覆盖”。五是强化工业企业污染控制。城市建成区排放污水的工业企业应依法持有排污许可证,并严格按证排污。对固定污染源实施全过程管理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按行业、地区、时限合法排污许可,严格依法管理,全面落实企业治污责任,加强证后监管和处罚。对超标和超总量的排污单位依法依规查处、整治到位。

三、注重长效管理。针对整治易回潮问题,认真组织“回头看”活动,不断巩固整治成效。一是强化“河长制”。学习浙江经验,在标准化公示、精准化治理基础上,打造河长信息管理平台,开发覆盖全市范围的“南通河长通”“河长APP系统”等移动终端,探索实施电子化巡河、社会化评价机制,营造河长履职的良好氛围。组建泵闸调度管理中心,实现涵闸、泵站一体化调度管理,最大限度提升水动力。二是强化“回头看”。定期对已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开展监测,形成问题清单,交办各区人民政府及相关责任部门,限期整改并向社会公开,实行“拉条挂账,逐个销号”式管理。三是发挥市场手段。以水务公司为依托,深化水务一体化改革,积极探索新的运作机制、服务机制,把管网配套和建设摆上突出位置,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效率。主动上门服务,提供供水、排水设施建设等技术支持,加强排水源头控制,真正成为市区治水的一支“生力军”。四是加大执法力度。完善联合监测、联合执法、应急联动、信息共享等工作制度,针对河道沿岸违章搭建、污水偷排等行为,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机制,完善案件移送、受理、立案、通报等规定,让损害水环境者付出应有代价。

南通市市政和园林局

2019年6月28日